<
汉阴县妇幼保健院
  


1517797059363919.jpg

据资料显示,45%的已婚已育妇女患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接近一半的女性有尿失禁经历,1/4的65岁以上老人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表现。从全国整个发病率来看,盆底肌功能障碍从青春期到老年,发病率是50%,也就是说“两个女同志就有一个裤裆是湿的。” 

人体有两个薄弱环节,一个是膝关节,另一个就是盆底。随着年龄增长、盆底持续受压,身体机能逐渐减退,加上女性“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等因素的影响,盆底组织不可避免地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

盆底功能障碍危及泌尿、生殖等多个系统,影响多项生理功能。

盆底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构成。她像“吊床”一样在会阴肛门处托起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维持人们正常的排尿、控尿,排便、控便,性生活等多项生理功能。

那么,一旦盆底功能障碍会给我们机体带来哪些伤害呢?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泌尿系统问题:压力性尿失禁(漏尿)、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尿潴留等

肛门直肠问题:慢性便秘、粪失禁等

脏器脱垂: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膀胱膨出、直肠脱垂等

疼痛:慢性盆腔疼痛、腰背痛等

性生活质量下降:性交痛障碍、阴道松弛、性欲下降等

前列腺问题: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排尿不适,后尿道、会阴和肛门部烧灼、重压、坠胀感等局部不适

盆底功能受损,不仅直接影响患者个人的生活质量,还极容易对家庭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早发现,早治疗,让老年生活更有尊严。

盆底问题大多都是由妊娠、分娩过程发引的损伤。女性怀孕后,子宫逐渐增大,胎儿及附属物重量增加,持续压迫盆底,加上激素水平的变化,盆底肌肉、韧带等组织逐渐出现慢性损伤,分娩过程又进一步加剧了盆底组织的拉伸、损伤。许多女性产后、妊娠期就有轻微的咳嗽漏尿,尤其我们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和高龄产妇的增多,盆底功能障碍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进行诊断、早期进行治疗,可以预防老年人尿失禁、粪失禁,让老年更生活有尊严

有针对性地做好康复治疗

产后超过42天、子宫恢复情况良好、无感染的女性,需及时进行盆底肌检测,以便评估盆底功能损伤程度,制订有效康复方案。


  浏览量: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