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阴县妇幼保健院
  

邝进,男,33岁,中共党员,汉阴县妇幼保健院儿科病区主任,主治医师,本科学历。白净的脸庞上写着纯朴、和蔼,甚至有些腼腆。自2005年从学校毕业以来,一直在医院儿科临床第一线工作。曾先后被医院选派到“西京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进修学习。在14年的工作生涯中他走出一串闪光的足迹,多次荣获单位“先进个人”光荣称号。经过努力,在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新生儿急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对患儿的诊治过程中,深受广大职工和患者的信任和爱戴。

641.webp.jpg

有温度的守护者

儿科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研究儿童中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不断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尽可能地帮助这些儿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乃至完全恢复健康是其主要工作任务。可谓“干好了默默无闻,干砸了轰轰烈烈”。多年来在临床实践的同时,他一边上班,一边学习,以其他人几倍的时间努力钻研理论知识,深刻领会和掌握科学的诊治方法。记得那是刚到住院部值班的一天,早上楼层查完房回来一位长者一坐到医生值班室就说:“哎呀,邝大夫,我等了你一早上了,你可回来了。”也许当时莫名其妙的表情提醒了他,老人家赶紧掏出一病历本,上面有他一个月前的门诊记录,“我孙子吃了你给开的药再也不犯病了,我必须跟你汇报汇报”。这件事情给他的印象很深,是一种触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让孩子恢复了健康,而孩子的健康对一个家庭又是多么重要。渐渐地,他有了自己的“粉丝群”, 就这样被信任、依赖和认可,医患渐渐地成了朋友;

记得一次值夜班,晚上刚躺下,一阵叫喊声把他惊醒,“医生、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一对年轻的父母抱着一个未满月的婴儿急冲冲的向医生值班室跑来,他火速将患儿报至新生儿抢救室,马上施行心肺复苏,一段时间后,患儿重新恢复了呼吸、心跳。孩子缓过来,他稍微舒口气,马上到抢救室门口找患儿家长,打算告知病情和下一步建议。这时候他看到了孩子的父亲:穿着皱巴巴的棕色西服,显然来自农村,头沉沉垂着,显得筋疲力尽,看不清表情。他正想详细告诉他,孩子目前的病情比较危重,可话还没说完,孩子的父亲突然抬起头来,一字一顿认认真真地跟他说:“孩子的病情,我们很清楚。请你们尽管救治,真不成功也不埋怨你们。”他稍稍愣住了,和以往接触的某些患儿家属怎么不太一样。夜深了,抢救室门前的灯光有些昏暗,但刹那间,他却感觉面前似有光芒,然而,这位孩子的家长确是让他敬佩,近年在患方处未见过的温暖,确切地袭上心头。医患之间更多的应该是彼此信任的关系,孩子被迅速转入重症监护室,经过医护人员的细心呵护患儿最后痊愈出院。 这类事件在他眼中已习以为常。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多次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他默默的奉献着,忘我地工作着,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

643.webp.jpg

学习,永远在路上

随着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来多,各种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越显得复杂和困难,现有理论知识无法满足临床要求,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尽可能极快地治愈患者,减轻病痛,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曾先后被医院选派到“西京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进修学习。在医院儿科进修学习期间他主动向专家和老师求教,不断充实和更新业务知识,以高标准、严要求,适应院方环境。通过学习、交流,看到了差距,同时了解和掌握了许多儿科最新动态,学术观点,更新和提高了业务知识素质,经过努力,在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新生儿急救、儿科疑难病的诊治方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进修回来后,他积极开展新业务,学以致用、大胆把学到的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活动中,取得了明显成效。面对成绩,他总是说:“这些都是医院和领导关心、培养的结果,我只是尽到了一名医生的本分而已”。

  

1585279002765105.jpg

 

 

1585279195973507.jpg


年轻医师的知心欧巴

在出色完成临床诊治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带教学习学生任务。多年来,他立足医院实际和临床实践教授学生,为人师表,遵循医学科学规律,讲究方式方法,注重实习进修人员的基础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狠抓面授,辅导和操作三个环节,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将自己的经验、操作技能毫无保留地传给实习生进修人员,注重培养实习生的实践能力,大胆让他们参与临床实际诊断、治疗全过程;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对低年资医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就像韩剧中的欧巴一样,时时刻刻的把它们装在心里,大事讲原则,小时讲风格,深得广大实习生,进修人员的好评。干医生这一行,经常与病人家属打交道,容易受到不良风气影响。作为一名年轻的医务工作者,他自觉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科学,诚信服务,全身心为患者服务,工作中从不“吃、拿、卡、要”,收受病人家属的“红包”,经常为困难病人提供帮助,严格遵守医生职责,“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在工作中凡事身体力行,一马当先。工作中他积累经验,学以致用,常常提出一些新的治疗和新的观点,创造性开展工作,大胆采用科学方法填补科室临床治疗空白,承担“急、难、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他所做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职工们的认可和肯定。

回首14年行医中,他曾诊治过数以万计的病儿,在对患儿的诊治过程中,他曾有过欣慰,有过感动,有过失望,有过悲伤,但是他始终无悔,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用自己的臂膀为三沈故里—汉阴的孩子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浏览量:3078